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网站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Jiangxi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2024年 华东六省一市获奖论文集
栏目
新能源电力系统
智能电网
能源互联网
储能
目录 目录
封面
选择全部
新能源电力系统

论文信息
编印单位: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参与单位: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浙江省电力学会、山东省电机工程学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栏目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浙江省电力学会
山东省电机工程学会
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

一起500 kV换流站功率升降故障建模分析及处理
刘孝,江德明,严佳嘉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交流滤波器是直流输电工程中的重要电力设备,用于滤除多次谐波和进行无功补偿 。功率控制是换流站 直流控制保护系统中重要的控制策略,用于控制交流母线电压与交流系统进行功率交换,保证直流系统运行稳定。 本文通过介绍某 500 kV 换流站功率控制策略功能、交流滤波器组配置和投退规则、一起换流站功率升降故障及排 查过程,分析了控制逻辑存在的问题,提高换流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
电-碳耦合视角下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管理研究
吴珊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需求侧资源凭借其广泛分布特性与灵活调控手段,在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削峰填谷及清洁能源消纳等方面 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存在激励机制不健全、用户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文中为充分挖掘需求侧资源的低碳灵活潜力, 开展电-碳耦合视角下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管理研究 。首先对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的分类和应用途径进行分析;然 后梳理我国碳市场的发展历程与现行碳交易机制,强调企业用户实施碳管理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企业用户能源管 理与碳管理之间的互动机理,给出电网角度的需求侧灵活性资源管理建议,并剖析多方效益。
基于北斗差分技术的电力输电线路覆冰监测及AI算法初探
周亦峰,汤碧红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本研究利用安装在庐山地区 110 kV 输电线路上的铁塔杆塔北斗监测单元以及输电线线缆上的北斗监测单 元,实时监测电力铁塔塔顶监测点和电缆监测点空间坐标,同时对气象数据(包括风速、风向、气温)进行监测 。通 过收集的高精度定位数据和环境参数,分析了覆冰和融冰过程对铁塔和电缆监测点海拔高度的影响 。结果表明, 电缆监测点海拔高度与覆冰融冰过程有极大的相关性,监测系统可以有效检测覆冰现象,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通过对覆冰形态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通过前端 AI 算法定量计算覆冰厚度的 可能性。
适用于无功平衡的高温超导并联电抗器应用技术
秦虹1 ,魏本刚1 ,谢婧1 ,黄维华1 ,叶昊晟2 ,盛杰2 ,金之俭2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电力系统的迅速扩张和城市电网电缆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大量电缆线路产生的充电功率在需求低迷 时段难以实现本地平衡。这种情况导致了无功功率在电网中的逆向流动,进而触发系统电压异常升高,对电网的 稳定性和安全性构成了显著威胁。在应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高温超导并联电抗器因其卓越的效能和紧凑的设计 而成为了关键技术之一。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城市电网的无功平衡问题,并综合分析现有的无功补偿技术路线。文 章将以上海市高温超导并联电抗器项目为案例,全面系统地阐述高温超导无功平衡技术。这将包括对系统组成的 详细介绍、空间结构拓扑的解析、以及电磁-机械-热力学设计的综合性考量。通过这些深入分析,文中期望为电力 系统设计者和工程师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并推动高温超导技术在电网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有源配电网AVC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分析和展望
丁诚,李华郁,赵熠旖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我国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容量快速提高,分布式新能源发电渗透率的提高对地区配电网电力系统的 稳定性、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产生影响日益增大,对电网承载能力的考验越发严峻 。文中以华东某市地区电网自动 电压控制(automatic voltage control,AVC)系统为例,介绍了配电网变电站 AVC 控制策略,对比分析了某 35 kV 变电 站中接入分布式光伏发电用户和未接入发电用户的两段 10 kV 母线系统各自 AVC 动作的行为,验证了 AVC 系统对 有源配电网承载能力的提升作用,并总结了现有 AVC 策略存在的局限性,为未来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变电站内 AVC 控制策略的优化提供了方向。
基于数字换流站的多场景多终端联合智能巡检
​凌晨,李锋锋,朱正一,刘志龙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传统换流站智能巡检系统信息多源分散,数字化手段弱且设备状态掌控能力不足,造成日常运检任务繁 重 。为此,基于数字换流站平台,设计了一种换流站多场景、多终端联合检测方法 。规划换流站多场景、多终端联 合检查路径,明确站内关键设备日常运检要求,并根据不同场景、不同目标制定相应的检查方案 。基于数字换流站 平台,对换流站多场景检测终端的位置进行标定,并在多源检测平台上安装各型传感器,将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数据 集成在数字换流站中,实现换流站场景联合巡检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提高换流站运检效率。
一起越级跳闸故障引起的配电网结构升级的思考
孙立林,刘议华,邓孟华,阎鼎,孙志恒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送出的思路,推动大规模远海风电集群式发展有助于降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成本,促 进海域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提出大容量远海风电集群送出优化模型,得出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等综合效益最 优的场群划分方法和送出方案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处理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优化方案进行修正 。通过优化 结果与常规方案的对比,说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法的大容量远海风电集群送出优化模型
蔡佳铭,魏小淤,顾辰方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按照统一规划、集约送出的思路,推动大规模远海风电集群式发展有助于降低海上风电项目建设成本,促 进海域资源的高效利用 。本文提出大容量远海风电集群送出优化模型,得出经济性、社会性、技术性等综合效益最 优的场群划分方法和送出方案 。基于变分模态分解方法处理风电出力不确定性,对优化方案进行修正 。通过优化 结果与常规方案的对比,说明了本文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经济性的甘肃强腐蚀地区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 基础选型研究
罗永磊,傅华风,杨光耀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甘肃地区强腐蚀土壤典型性强,尤其在机械化施工大力推广应用、环水保要求逐步提高的背景下,基础选 型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结合防腐措施、施工工艺以及基础型式特点,比较了适用基础的设计施工特点,同时对典型 地质、典型直流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的典型基础方案进行设计对比,并进一步结合相应定额进行经济性分析研究, 建议在有水的地质条件下应优先选用防腐布袋灌注桩基础,能够提升机械化施工效率、缩短施工时间、保障防腐性 能、压降施工风险。
可控换相换流器监视系统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
冷超1 ,路建良2 ,王成昊2 ,贺振宇2 ,闫全全1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可控换相换流器采用晶闸管与IGBT混联拓扑,通过主动转移故障电流、构建换相电压,可从根本上解决“换相失败”问题。为了能够全面、直观、及时的监视可控换相换流器中各个元部件的运行情况,结合实际工程项目需求,兼顾现场分系统调试、换流器检修、正常运维等不同使用场景,文中提出了基于双网双冗余架构的监视系统设计方法,并详细研究了通信管理板、录波机箱以及SCADA后台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案,研制出可控换相换流器监视系统,成功应用于葛南改造工程现场,其性能完全满足换流器与阀控设备状态在线监视及系统调试等需求。
结合CTPN和YOLOv4的数字仪表读数算法
王晨杰,徐婷婷,吴迪凡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文中通过进行变电站仪表检测方法的研究,实现了对变电站中如数字式、指针式仪表的检测任务,可以从 变电站图像中获取到仪表的位置信息和类别信息的基础上,当检测到数字式仪表时,完成数字式仪表读数识别任 务 。该任务的输入为只包含整个数字仪表的图像信息,不包含冗余的背景信息 。算法具体实现流程为:首先进行 仪表表盘信息的精确提取,采用 CTPN 算法查找数字文本信息完成显示区域的进一步定位,借助文本线构造算法将 文本框进行合并得到表盘区域 。最后利 YOLOv4 算法实现表盘的数字字符检测,获取最终仪表示数。
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监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陈晓彤,滕莹冰,计杰,赵熠旖,吴奕姣,章家俊,潘乐乐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技术发展,电网逐渐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数字化,以符合国网公司提出的电 网运行设备数字化转型要求 。相较于传统变电站,智能变电站已经实现网络化 。不论是系统运行的实时数据,还 是二次网络间隔层装置与站控层设备、远动与调度主站、子站与主站之间的通信,目前都已经实现采用报文的形式 进行传输 。因此网络通讯的可靠运行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尤为重要 。网络报文监视终端能够捕获网络报文数 据,在调试、运维、通讯故障处理环节均可发挥重要作用 。文中通过研究网络报文捕获的功能需求,设计一种网络 数据监视终端,收集并筛选有效的网络报文记录,对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及远动终端通信网络进行综合评估分析,为 通讯故障点的查找提供数据支撑。
变压器油枕及绝缘油的共振频率分析
谭渝1 ,陆倚鹏2 ,陆旭锋2 ,姚吉伟2 ,郭 虎2 ,吴宗异2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变压器油位信息是电力系统重要参数之一,当油枕出现“假油位”时,将威胁变压器的稳定运行,降低了供
电可靠性。文中建立了管状密闭变压器油枕外壳和注有绝缘油油枕的简化模型,通过公式推导出两者的共振频
率,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油枕外壳和注有绝缘油的油枕共振频率区别很大,可利用试验装置在不停电
情况下获取准确的实际油位,消除“假油位”隐患,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含城域车联网的虚拟电厂优化运行技术
谢婧1 ,宗明1 ,秦虹1 ,段若晨1 ,余墨多2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电动汽车入网规模日益增大,其功率的随机性和波动性对电网稳定运行造成了挑战 。为实现各类资 源有效聚合及灵活调用,文中构建含分布式光伏、风电、燃气轮机、储能及电动汽车的虚拟电厂系统模型 。以此为 基础,制定虚拟电厂出力计划并通过渗透比对电动汽车最大出力进行约束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运行目标,构建 含城域车联网的虚拟电厂优化运行模型,并采用融合 Circle 映射与精英反向学习的改进粒子群算法求解 。通过算 例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一种基于数字化换流站平台的直流多馈入地区快速故障反演策略
李骏1 ,张德桢2 ,郝跃东2 ,欧阳震2 ,周行星3 ,吴秀海2
2024-07-12
浏览量:
摘要
我国特高压直流工程发展迅速,在华东呈现“强直弱交”的直流多馈入地区特征,多回直流同时发生换相失 败研究一直是大电网安全稳定分析重点。研究手段主要依靠大电网建模仿真,依托工程实际故障进行精度校核, 然而涉及厂站的调度数据量大,所需数据由网络安全I区调取,模型初始化状态调整需要大量时间。依托数字化 换流站,可实现I区数据快速抓取,文中重点研究数字化平台与仿真软件数据交互技术,提岀一种快速故障反演的 网络拓扑结构,在大规模电网仿真中实现数字孪生,具有良好的时效性、经济性、便捷性。
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

基于BIM的输电线路大跨越高塔组立施工应用研究
张洋,胡新元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和项目复杂程度的日益增加、施工装备的不断革新,输电线路工程建设出现了 一些大型跨越高塔、新的施工工艺设备,这类铁塔高度高、尺寸大、重量重、施工难度大,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高效,需要一定的方式来对制定的组塔方案进行预演及施工模拟,采用 BIM 技术则可解决这一问题 。在工程建设 中利用 BIM 技术对铁塔组立施工工艺进行三维数字模型化的集成及过程推演,成功优化了组塔方案,既推动了施 工科技进步,增加了项目管理的亮点,又为电网安全优质高效建设起到了技术支撑和促进作用。
输电线路通道地质灾害体影像特征分析及隐患识别
谭建伟,程铁洪,游晋卿,万 伟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地质灾害体发生点和隐患点排查是保障输电线路工程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环节之一。针对无人机 禁飞区以及航摄困难地区存在的影像数据采集受限和监测难度大等问题,本文采用Landsat-9高分辨率光学遥感 影像分析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灾害体影像特征并建立解译标志,识别出已建或拟建输电线路通道的已发生灾害 体,结合DEM数字地形计算坡度、坡向辅助判断灾害隐患点。实验结果表明,本工程全线已发生的灾害体0处,4处 杆塔处于滑坡和泥石流隐患区,有效弥补了部分区域无人机无法作业的缺陷,减少了人力现场踏勘劳动强度,为地 质灾害体的识别和隐患排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区外电力对江西新能源消纳影响分析
黄俊,王小艺,陈海超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大规模新能源渗透是未来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江西省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发展省内新能源同时需 积极引入区外清洁电力,但受到省内用电规模不大、调峰资源有限等各方面影响,区外电力受入一定程度制约了省 内新能源发展,地区新能源消纳问题日益凸显 。本文分析了江西区外电力受入对系统新能源消纳影响,通过时序 生产模拟方法测算了江西省“十四五 ”和“十五五 ”新能源消纳能力,为江西省新能源发展规划提供决策参考。
直流特高压对主变影响及解决方案研究
吕凯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高压直流输电发生不对称运行时,电位差将在中性点接地的变压器产生直流偏磁进行原理分析,针对直流 偏磁产生的危害,提出了变压器中性点接入直流偏磁装置,提出设备选型方案,以有效抑制直流量,减少对主变影 响。
基于PLC 的双速电机运行控制电路改造设计
杨浩楠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双速电机的使用逐渐加深,为提高双速电机运行稳定性,技术人员充分融合PLC技术,寸控制电路 进行改造,保障双速电机的安全运行。该文将以PLC技术下双速电机运行控制电路的改造为研究课题,展开论述 双速电机的运行原理与电路改造过程。同时,不断总结双速电机控制电路的改造经验,完善继电控制系统,发挥系 统功能,促进该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新型电力系统中火电机组深度调峰与 灵活性改造协同技术研究与应用
解国强,曾宪平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本文以神华九江电厂在三改联动中 1 号机组灵活性改造为案例,探讨了在新能源发展背景下,火电机组所 面临的挑战,特别是高参数大容量机组如何提高低负荷段机组的控制,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 。本文分析了神华九 江电厂 1 号机组运行现状,介绍了当前存在的升降负荷速率低、关键参数波动大、系统不能很好适应煤种变化等实 际问题 。通过有机融合预测控制技术、神经网络学习技术、自适应控制技术,并通过调试优化,形成一套具有实际 指导意义的运行调整控制策略 。通过这些创新措施,神华九江 1 号机组满足电网“两个细则 ”在深度调峰下的运行 要求。
1 000 MW火电机组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研究
赵闫涛,徐新江,逯钰,郭跃洲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的优化对机组运行的经济性具有重要作用,它对于提高凝汽器真空、降低循环水泵电 耗及机组煤耗都有积极作用 。本文以某电厂 1、2 号机组在不同循环水系统运行方式为例,通过参数对比分析对机 组背压、循环水泵电耗和煤耗等参数的影响,得出夏季最佳的循环水泵运行方式和高位冷却塔扇区配水比例,对发 电厂循环水系统运行的优化和机组节能降耗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高效率能源转换技术在新能源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何赵亮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基于全球对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新能源电力系统在能源领域引起高度关注,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这也促使能源转换更加追求高效率 。在转换的过程中,技术缺陷一直存在,转换效果不高,系统稳定性不强 。基于 此,要在能源转化中切实提升转换效率,尤其是将逆变器的作为突破口,对其设计以及控制进行优化,降低转换中 的损耗,辅之以具备散热功能的电路板,切实提高能源转换率,实现对电能损耗、稳定管理以及电磁干扰等不良问 题的有效应对,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提供保障。
300 MW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系统节能改造及分析
邓敏,胡文达,韦继昌,肖峰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燃料成本的上涨,火力发电厂发电成本倍增,节能降耗工作显得尤其重要。为进一步提高发电机组经 济效益,满足机组停机后及时停运机组凝结水泵、减少停机后往凝汽器内补充除盐水、机组启动前对除氧器上水需 要等,通过对凝结水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启动增设的小容量辅助凝结水泵,可以完全满足生产,同时节省大量的厂 用电及化学除盐水。
基于主配融合及多源信号的配电网自适应单相接地 故障测距方法
柳伟青,张胤,姚勇,欧阳磊,陈聪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配电网自适应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仅从单一的角度,对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特性进行分析,导致测距效 果不佳。因此,设计基于主配融合及多源信号的配电网自适应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利用传感器采集配电网的 多源信号,在主配融合技术的作用下,对配电网多源信号进行融合,将融合后的结果进行分解处理,从中筛选故障 特征,并对故障特征的特性进行分析,通过设计故障测距函数,得到相应的故障测距结果。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 基于主配融合及多源信号的配电网自适应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决定系数较高,测距效果较好。 关键词:主配融合;多源信号;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测距方法;方法设计
发电机振动原因分析处理方法解析
蔡玉珍,吕凯,叶圣桥,蔡杰,王仁翔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大容量发电机普及,电力市场营销时代到来,大型发电机长期、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导致发电机两端轴 振随负荷变化异常增大的案例也越来越多 。介绍一台 660 MW汽轮发电机自投运 10 年后在高负荷特别是无功负 荷增加的情况下振动异常增大的分析和处理 。给出了振动的特征,通过转子解体检修,最终确认在转子线圈垫层 移位,引起转子通风孔堵塞、线圈烧损是引起发电机振动异常变化的直接原因,并给出了解决措施,给同类型故障 指出处理方向。
1 000 MW机组甩负荷实验与切缸
姜杨,李龙,胡青宇,骆昱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1 000 MW 机组在电力行业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启动调试是机组投入商业运行的必要程序,而 调试过程中甩负荷实验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险的。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严重后果,文中通过对甩负荷实验相关逻辑的 分析,结合现场实际甩负荷过程中的动作情况提出了甩负荷实验注意事项及汽轮机排汽温度高切缸后如何安全稳 定的运行,为同类型机组甩负荷实验提供参考。
“两权”与绿电交易的衔接机制及交易模式研究
宫嘉炜,吴浩,陈日欢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在“双碳 ”目标的驱动下,中国持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市场建设,不断完善用能权、碳排放权(以 下称“两权”)与绿电交易制度体系 。在此背景下,文中首先介绍了“两权 ”与绿电交易模式,并设计了绿电交易与 “两权 ”的衔接机制 。然后,构建参与绿电交易市场与“两权 ”市场的典型企业新增运行成本优化模型 。之后对中国 江西省某一铜冶炼企业做测算及成本分析,发现由于衔接机制的存在,企业参与“两权 ”市场、绿电交易市场可获得 较好的经济效益,因此在“两权 ”市场的基础上引入绿电交易后,企业将积极参与绿电交易,活跃绿电交易市场 。最 后,针对“两权 ”市场与绿电交易的衔接机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计及LVRT的光伏并网系统暂态稳定性分析与 参数优化研究
陈波 汪硕承 陶翔 程思萌 刘柳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光伏并网系统在低电压穿越期间控制参数设置不当易造成自身脱网,尤其是在大规模光伏并网加剧电力 系统电力电子化程度的情况下,会显著降低系统暂态稳定性水平 。为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性,首先,基于光伏并网系 统电压跌落期间的运行方式,采用矢量图分析故障持续期间的系统暂态稳定特征;然后,采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求解 方法刻画有功电流指令在暂态稳定约束下的绝对稳定区间,并基于该区间采用几何分析法确定光伏并网系统控制 参数的最优区间;最后,以江西某区域实际电网结构进行仿真分析,验证所提参数优化方法对系统暂态稳定性提升 效果。
一起强风天气下220 kV变电站220 kV支柱瓷绝缘子 断裂原因分析
刘方吉,徐碧川,胡睿智,晏年平,刘衍,陈田,马笛琴
2025-03-11
浏览量:
摘要
针对一起强风天气下 220 kV 变电站 220 kV 支柱瓷绝缘子断裂事件,对支柱瓷绝缘子的材质、机械强度、工 艺进行了全面检测分析,并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了热应力仿真分析 。结果表明:断裂支柱瓷绝缘子瓷件采用硅质 瓷(Al2O3 为 28.93%),机械强度低;法兰水泥胶装部位未按照工艺要求涂抹沥青缓冲层,无法实现不同材料膨胀系 数差异的补偿,在温差作用下产生显著剪切应力;法兰胶装处的密封胶开裂、脱落,水泥致密度差、孔隙率高,水分 进入水泥空隙,在冰冻雨雪天气下,水分结冰膨胀会产生异常应力 。在上述因素的作用下,支柱瓷绝缘子产生微裂 纹,机械强度下降,最终在 11 级大风的风荷载作用下发生断裂。
浙江省电力学会

基于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的先进低压主动抢修技术研究
鲁江锋,王新宇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传统的配电网故障抢修工作日益弱化,电网运行风险逐渐增加,为加快配电网系统数字化转型,积极推动 数字技术与电网业务深度融合,利用数字化配电网系统无人机智能巡检技术,同时以深入挖掘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数据价值,推动用电信息采集[1]与供服系统数据的融合应用,创新构建了低压停电“主快全 ”抢修服务新模式,现实 用电信息采集与供服系统停电数据贯通并实现自动派单,加以无人机巡检[2]技术配合,实现主动抢修 。本文主要以 主动抢修部门分工、低压主动抢修流程、配电自动化[3]低压延伸、无人机关健应用技术等方面对低压主动抢修进行 实践应用 。全面实现检修服务前移,进一步提升客户的舒适用电感受和快捷服务体验。
基于模态分解和回声状态网络的风电功率短期 预测优化模型
杨隆,陈宁铤,周伟,吴智衍,翁海涛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针对风电功率的波动性和随机性,提出一种结合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和改进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相空间 重构与回声状态网络的混合预测模型 。首先,采用时变滤波经验模态分解对风电功率数据进行分解;然后,利用相 空间重构确定回声状态网络的输入进行子序列预测;最后,累加预测值得到完整功率预测 。为增强模型性能,对麻 雀搜索算法进行改进,并应用于同步优化相空间重构与回声状态网络的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与相关模型相比,所 提模型在预测精度上有一定优势。
考虑上扬风因素下输电线路标准化定位设计方法
丁祥 1,龚坚刚 1,成智 2,王北战 1,麻潇波 1,李牧 3,冯进 4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在输电线路直线塔所遭受的风灾故障中,大多是导地线-悬垂串系统风偏闪络引发的跳闸、放电 。为了减 少故障,补偿上扬风对输电线路产生的竖向荷载,抵消导地线的风偏增大效应,本文提出了考虑上扬风因素的直线 塔等效 值的定位设计方法 。根据工程情况选取相应的坡度梯度,计算直线塔的等效 Kv 值 。该方法具有操作性强、 易标准化的特点,可以有效降低风偏闪络的概率,增强输电线路的抗风能力。
基于主配协同的低压线路保护优化配置策略探索与实践
袁士超,彭昊杰,郑建梓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110 kV 及以下保护采用远后备配置策略,现有主配网保护配置及整定策略下,部分线路较长,存在线路远 后备保护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潜在威胁 。针对浙江电网典型 110 kV 变电站配置策略,以某 110 kV 变电站 10 kV 线路为例,从变电站低压侧保护配置计算分析了当前存在的远后备保护灵敏度等问题,提出一 种基于主配协同的低压线路保护优化配置策略,经主配协同整定策略配合后安装投入实际运行,解决了后备保护 灵敏度问题,具有全网推广的价值。
考虑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的居民台区能量优化与 承载力分析
陈丽霞,郑洁,李衡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本文以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的居民台区作为研究对象,考虑居住区能量优化实时性需求,基于滚动优化框 架建立了考虑充电负荷的居住区能量两阶段实时优化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下居民台区承 载力分析方法,并以某实际居住区为对象进行算例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本文提出模型能够有效引导电动汽车进行 有序充放电,有助于降低台区负荷的峰谷差,降低配电变压器的峰值功率,有效避免重载或过载情况,同时降低台 区承载力指标,提高最大电动汽车渗透率。
基于“源网荷储充 ”协调发展的乡村智慧配电网 应用场景研究
赵艳龙,雷江平,汪卓俊,刘一民,王正东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美丽乡村加速发展,全电厨房、电炒茶、居民电气化等多元化用电负荷增长迅速,对乡村配电网协调发 展提出较高要求。文中结合安吉乡村经济发展特点,在安吉蔓塘里村建设源网荷储充应用示范点,探索实现乡村 分布式电源、电网设备、炒茶用户、小型储能装置、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源网荷储充”的典型应用场景研究,重点开 展了茶叶炒制储能装置削峰填谷应用场景设计,针对集中炒茶高峰时段电网负荷特点,减少电网峰谷差,保障电网 安全稳定运行。
中低压配电网三相心式变压器统一潮流模型
黄德志,徐昕,刘显淋,吴佳佳,王宁,陈英俊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文中针对中低压配电网中存在的六种接线方式的三相心式变压器,沿用现有不同绕组接线方式的变压器 漏磁导纳矩阵推导方法,针对三相心式变压器n型等效电路中的励磁导纳矩阵进行了推导。在此基础上,采用新的 变压器模型推导方法,将变压器用两个理想变压器和一个n型电路等效,考虑变压器不同绕组接线方式和不同相移 关系,推导岀中低压配电网三相心式变压器统一潮流模型。所建统一潮流模型公式简洁,便于编程。基于IEEE-4 节点中低压配电系统,验证了所建统一潮流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改进 TOPSIS 算法的工商业用户需求响应能力排序
朱善令,周宜昌,杨漾,鞠林浩,倪鹏飞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现今资源池的建设完全是由上至下的指标摊派形式,用户需求响应签约容量也是根据指标凭直觉进行签 约,这就导致了需求侧资源池的浪费,未能真正挖掘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实现用户需求响应潜力的科学评估。本 文以各个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指标作为逻辑回归算法的输入,以定性分析结果作为逻辑回归算法的输出,通过逻 辑回归算法求解各个需求响应能力指标对是否适合参与需求响应的影响重要度。此重要度作为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of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算法中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避峰、错失、轮休潜力矩阵,实 现各个用户的需求响应能力量化排序。以此排序结果筛选靠前的工商业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并根据该用户的用电 行为画像给出具体的需求响应建议。
基于虚拟柔性负荷调度提升风电消纳研究
樊国旗 1,李小腾 2,焦东东 3,陈伟杰 1,孔繁宇 4,刘子俊 4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火电调节能力不能满足风电波动造成弃风或失负荷,本文基于虚拟柔性负荷调度提升风电消纳方法,首先 对各种能源及负荷进行波动特征、爬坡能力、电价变化特征、冷热负荷特征等分析,接着构建具有秒级、分钟级和小 时级的虚拟柔性负荷参与火电调度的方法,制定了虚拟柔性负荷多时间尺度调度策略和效益评估方法,然后建立 了以弃风、失负荷、火电运行成本及调用虚拟柔性负荷成本最小为目标的优化调度模型。最后以实际算例验证了 本文调度方法的正确性。
高精度选相重合闸过零点检测技术
汤茂荣,张鑫,韩帅,程煜,刘西昂,刘雨金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文中针对选相重合闸中的关键难点:过零点检测,提出一种软硬件相结合的高精度过零点检测技术 。文中
中的高精度过零点检测技术由两部分组成:硬件过零点检测采用正反相电压比较电路,当电网电压过零时,产生变 化电平信号触发 DSP 的外部中断,实现过零点的硬件检测;软件过零点检测根据采集的电网数据,利用加权移动平 均滤波算法,计算出下一电网电压零点时刻,实现过零点的软件预测 。在硬件过零触发的中断函数中结合软件预 测的零点进行最终零点判别,最终根据选相角度确定延时时间 。所述方法中正反相电网信号比较可以消除硬件过 零检测电路在处理电网模拟信号时的固有偏置,配合软件预测可以避免干扰信号引起的过零误动作,提高过零判 断的准确性。
输电工程勘察设计数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朱岚康 1,汤东升 1,韩玮 1,冯昌辉 1,杨舒 1,潘文武 1,2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为了提高输电工程勘察设计的工作效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文中提出了一种输电工程勘察设计数智平 台 。从平台总体建设架构、建设原则、关键功能模块设计方法、各功能模块集成方法、平台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 阐述 。通过平台,能实现输电工程的地上、地表、地下的立体数智勘察和基于勘察数据的输电线路智能化路径选 择、工程量统计、方案报价、成果导出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通过项目实际使用,验证了平台的可行性和 科学性。
融合“静态校核+虚拟仿真”的变电站一键顺控 不停电验收技术研究与应用
孟航 1,薛向阳 1,黄山 1,吴尊飞 1,李媛 2,宋建浩 1,潘震宇 1,任彦浩 3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不断深入推进落地,对电网设备运维管理体系和安全治理新质生产力的要求不断 提升 。传统变电站一键顺控验收调试主要通过操作票人工验证和顺控传动验证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该方式存在验 收耗时长、验收存在死角、停电协调困难、调试条件繁杂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一键顺控现场安转调试进度以及后期 正式上线应用的安全稳定性 。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静态校核+虚拟仿真 ”验证的一键顺控自动验收方法,通过 专家文本语义识别算法对顺控主机预置库和运维典型操作票进行静态校核,然后通过基于 SCD、CID、ICD 模型文件 构建的模型文件解析模块搭建全景数字化虚拟仿真测试,进而验证一键顺控全站全间隔操作信息回路映射正确 性,为传统人工验收向智能化不停电验收方法转变提供技术支撑 。验证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大幅度提升一键顺控 验收效率和质量,确保一键顺控上线应用 100% 正确。
基于辐射场计算 GIS 内瞬态电流方法研究
王剑强,李丹东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为了测量 GIS 内由于开关操作引起的瞬态电流,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 GIS 辐射场计算其瞬态电流的方法。 首先将 GIS 等效为一个时域上的非线性系统,用 CST 仿真软件建立 GIS 电磁辐射模型,并在该模型的特征频点处建 立激励源电流和辐射场磁场的系数矩阵 T;然后针对该 GIS 内的任意电流激励源,通过测定 GIS 外固定位置的辐射 场磁场波形与得到的系数矩阵 T,计算出特征频点处的激励源的频域波形,最后采用插值和 IFFT 计算出该 GIS 内的 电流波形。
一起铅封开裂引发的电缆击穿事故分析
潘文武 1,卢天白 2,朱岚康 3,叶学斌 4,高峰 2,周刚 1,曾琦凌 5,王义夫 1,倪海斌 6, 魏哲恺 7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铅封作为高压电缆的专用金属部件,若铅封开裂将会引起电缆接地不良以及大量水汽进入电缆内部,从而 引起电缆发热,甚至会导致整条线路跳闸的严重事故。为了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文中以一起220 kV铅封开裂引 发的电缆击穿事故为例,分析了现场电缆铅封开裂的原因并利用MATLAB/Simulink搭建了电缆的仿真模型,分析 了铅封开裂后电缆的击穿过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表明:铅封异常接触电阻对半导体层发热的影响可 以分为半导体层迅速升温期、半导体层缓慢升温期、半导体层温度稳定期、半导体层击穿期四个阶段,最终半导体 层的发热功率稳定在1183 W。针对铅封的缺陷,文中提岀了在铅封处增加铜编织线的预防措施,电缆铅封的事故 概率降低了 89%,保障了电缆的安全稳定运行。
半桥无变压器UPQC 系统分析及功角协调控制策略
顾妙松 1,贺艳华 2,方旌扬 3,陈科技 1,卞荣 1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UPQC)拥有同时补偿电压突升、跌落、闪变及谐波等各种电压相关电能质量问题及 电流谐波、无功、不平衡等各种电流相关电能质量问题,保证敏感负载正常供电的能力。相比分别使用电压补偿装 置和电流补偿装置,UPQC拥有更低的成本和统一的控制方法。文中将功角控制理论(PAC)应用于半桥无变压器 UPQC,设计控制器并对UPQC-S控制理论在半桥结构中的应用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其能有效补偿因电压突升、跌 落、闪变等导致的电能质量问题。
关键词: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半桥拓扑结构;潮流分析;功角控制
山东省电机工程学会

继电保护运行电路的在线监测分析
刘昊,张达,卢志海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继电保护系统对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某地区的运行数据,本研究旨在利用 半监督马氏距离(MD)机器学习算法,为继电保护系统的在线监测提供可靠的定量依据。评估结果首先在层级分 析法模糊综合评估的基础上作为训练集应用。然后从准确性、处理时间、可行性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它包括 有监督的多回归分析算法和无监督的K-means算法的比较案例。对比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有效、准确地预测设 备的运行状态,为设备的相关维修策略提供了定量的参考。
基于 YOLO v8 算法的输电线路无人机 巡检缺陷智能识别研究
徐高翔 1,刘洪伟 1,刘霄 1,吕守迁 2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供应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输电线路本体巡视的主要途径,无人机巡视在快 速、准确判断输电线路本体缺陷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但随着设备体量增多,无人机巡检照片筛选的任务量 也愈发庞大,人工筛查的质量、效率难以满足巡视需要,文中通过对比深化学习中典型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递 归神经网络(RNN)、YOLO v8 算法,选取 YOLO v8 算法搭建智能检测模型,并导入缺陷照片作为训练集进行训练并 进行试验,输出该算法应用于无人机巡检缺陷智能识别时的精确度、召回率、平均检测精度,YOLO v8 算法应用于 输电线路无人机巡检缺陷智能识别效果较好。
110 kV 高压隔离开关温度场仿真研究
刘帅 1,张凯 2,许明军 1,张涛 1,李家浩 1,陈言峰 1,杨能 1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高压隔离开关作为变电站一次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体的异常发热将对运行性能造成不利影响 。以 往的研究中对敞开式高压隔离开关温度场的研究较少 。为研究多物理场耦合情况下高压隔离开关温度场特性,以 变电站 110 kV GW55-126D 型高压隔离开关为例,利用 COMSOL Multiphysics 建立有限元仿真模型,通过现场运行 实际温度检测结果,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对模型温度场研究结果表明:隔离开关温度场在1 900 s 后趋于稳 定,对于触指温度场情况,其接触区温度最高,外侧稍低,内侧最低 。对于触头与触指及各接触点,靠近顶部位置温 度更高 。上述研究结论,为进一步研究高压隔离开关瞬态温度场及内部温度特性提供借鉴。
全机械化大段长电缆智能敷设系统设计与应用
邵传军 1 , 赵道远 2 , 刘安迪 1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加快,国内外电网电缆建设规模的不断新建及扩容改造,大截面、长距离高压电力电 缆的应用越来越多,电缆敷设方式也随之从人工敷设发展为机械化敷设 。文中针对传统机械化敷设电缆方式的优 缺点,提出了一种可应用于大截面、长距离高压电缆的智能敷设系统,同时以山东省济南市首次敷设 220 kV 1420 m 长度的电缆应用工程为例,为今后大段长电缆工程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相关数据。
基于等温松弛电流法的 66 kV XLPE 电力电缆老化评估研究
陈祥朋,王伟,高伟,汪宪国,李书伟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为了探究等温松弛电流法(IRC)在 66 kV XLPE 电缆中的应用,文中采用 4 根不同年限的电缆,搭建试验平 台,测得其等温松弛电流,分析拟合参数和老化因子,并与年限进行对比 。试验结果表明由拟合分峰结果和老化因 子呈现出的老化状态与样品的运行年限吻合,但诊断 XLPE 电缆的绝缘老化状态时,不能直接用松弛电流的衰减速 度判断绝缘老化的强弱,而应该结合老化因子 A 综合评估,同时由于电缆材料和生产工艺的原因,国内电缆的老化 因子普遍高于国外电缆的老化因子,因此,评估我国电缆的绝缘老化状态时,不能直接应用国外的老化判据,而需 国内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建立适合国内电缆的老化数据库和老化评判标准。
基于中压发电车的微组网应用场景拓展分析
徐家东,高维良,王辉云,朱国军,张晋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配网供电可靠性要求不断提高,配网检修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随着中压发电车应用的普及,发电车 应用场景也越来越多 。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中压发电车的典型应用场景,然后介绍了复杂线路迁改、智慧不停电 作业、发电车带全站、灾后网络就地重构等四种非典型场景下的发电车组微网应用场景技术,从技术背景、技术方 案和实施效果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场景下发电车的技术应用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为配网不停电作业 人员对于中压发电车的进一步使用提供了经验参考。
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开关柜温升特性仿真研究
李传森,杨仲源,李文涛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对电力供应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需求逐步增大,电力开关柜稳定运行也至关重要。开关柜会因承载工 作电流,在导体上产生损耗而发热,受用电负荷、工作环境以及散热条件等因素影响,如果开关柜温度长期过高,将 会直接影响到开关柜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因此,准确地掌握开关柜的温升特性非常必要。基于上述背景,本 文构建了开关柜电磁-温度-流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计算获得开关柜温度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开关柜的温 升主要集中在导体部分,上下母排部分的发热量少,通风顺畅,温升低,温升最高点一般出现在断路器触头处,梅花 触头的触点处温度也偏高。由于开关柜的温度受环境温度、负载电流、风机风速等因素影响,所以开关柜应避免在 高温环境下带大电流运行,并需要及时检查通风设施,避免开关柜的温度过高。
热耦合脉冲电场下半导体器件封装绝缘材料的 劣化特性研究
徐喆,任成刚,王志业,于庆源,窦维克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高压半导体器件是电力电子装备的核心功率器件,其可靠性对系统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封装绝缘材料是 电力电子器件中最为重要的绝缘组件,它的特性决定了高电压功率器件的封装可靠性 。硅凝胶具有优异的综合性 能,被广泛应用在高压半导体器件的封装中,而目前对其在脉冲条件下的绝缘强度尚不明确,所以有必要对脉冲电 场下的硅凝胶的绝缘劣化特性进行研究 。电树枝劣化特性是判断材料绝缘劣化情况的主要方法之一,所以本文通 过搭建电热耦合下的电树枝测试系统,主要探究不同脉冲电压频率,脉冲电压上升沿以及不同温度下的硅凝胶电 树枝劣化特性 。频率的增大、上升沿的缩短和温度的升高从不同角度和程度促进了电树枝的起始和生长;硅凝胶 具有一定的自恢复性能,是影响其绝缘特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特高压换流站无功调节装置的设计和优化
张伯虎,王景宽,谢兆君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特高压换流站的无功功率补偿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无功补偿方式存在实施过程复杂 等问题,因此研究性能更高、控制方法更简单的无功补偿装置或方法尤为重要。本文以特高压换流站无功补偿为 主要研究课题,首先分析了无功补偿装置SVC与STATCOM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并对两者进行理论对比分析,得岀 STATCOM在运行范围方面要优于SVC;其次本文介绍了无功电流的瞬时功率检测方法与dq检测方法,对两者对比 分析后得岀dq检测方法具有所需物理量少、算法简单的优势。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平台,建立了 STATCOM 与dq检测方法的仿真模型,对电网模型进行无功补偿,仿真验证了补偿方法能有效地降低系统的有功损耗, 而且能提高特高压换流站的电能质量。
新型铝合金芯铝绞线在电网应用中的故障分析
王童璐,侯士亮,刘玉建,王睿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该导线由铝合金芯承担大部分张力,部分铝合金芯单线抗拉强度低于标准值,承受张力和交变载荷的能力 不足 。导线处于微风振动等引起的长期交变应力作用下,在接续管口应力集中处造成疲劳损伤,抗疲劳强度不足 的铝合金芯线首先发生隐蔽的疲劳断裂,剩余未断裂的铝合金芯线和铝线承受的应力增大,裂纹扩展速率迅速增 加,进一步发生断裂 。当剩余铝线、铝合金芯线难以承受导线负载时,发生瞬时断裂,导致子导线完全断线。
基于 ATP-EMTP仿真分析的 500 kV 变电站 GIS 防雷策略研究
张维东,尚昆,李俊男,刘思华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电网的不断发展,大量变电站的建设和投运,500 kVGIS 变电站已成为电网的控制中枢,从大量的运行 经验分析,雷击成为引起变电站事故的重要因素,变电站一旦遭受雷击破坏,站内很多设备将会承受很多的过电 压,损坏这些设备,破坏系统的稳定运行,引起大面积停电事故,产生非常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文中以山东大泽 500 kVGIS 为研究对象,经由 ATP-EMTP 仿真软件完成模型建立,开展相关的仿真计算,最后提出相应的变电站雷 电侵入波防护措施 。文中的主要研究内容有:根据大泽 500 kV 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研究了三类防雷保护技术,并 且对比了这三类技术的特点,经由仿真分析提出了满足该变电站的防雷技术,通过仿真实验对比,提出 500 kV 变电 站 GIS 防雷策略。
基于 PMU量测数据的噪声环境下电力系统故障检测
黄赛,李岩,黄伟超,王超,冯伟聪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广域量测系统(wide-area measurement system, WAMS)部署的日趋完善,为电力系统提供了海量高精 度的量测数据,这些数据被广泛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检测。但量测数据中噪声的存在会影响故障检测的准确性, 导致漏判的发生,使电网面临故障范围扩大的风险。因此,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噪声环境下的电网故障检测方 法,该方法源于随机矩阵理论(random matrix theory,RMT),通过对量测数据矩阵进行增维处理以弱化噪声的影响, 并对数据源矩阵进行预处理,从理论上推导出了抗噪性能优异的故障检测指标,通过比较故障检测指标与阈值的 大小关系实现电网的故障检测,为调度运行人员实时监视电网运行状态提供依据。在IEEE39节点系统设置算例, 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气体绝缘设备内部放电缺陷的光检测方法研究
刘京喜,修建超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GIS 输送容量大、运行安全稳定性高,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我国 GIS 工程取得显著发展,GIS 设备内部绝缘缺陷逐渐增多,尤其以绝缘子表面沿面放电缺陷影响严重 。当前普遍采用基于电磁波、振动等间接 变量的特高频法和超声法检测 GIS 内部绝缘缺陷,因此通过检测放电过程中产生的光信号进行缺陷放电检测具有 较大潜力,但目前对 GIS 内部光信号传播规律尚认知不清,因此开展光测法检测 GIS 内部绝缘缺陷研究意义重大。
文中构建了 L 型 GIS 典型结构模型,利用光学仿真软件开展了 GIS 内部绝缘子表面不同放电源的光信号传播特性研 究 。通过分析对比 GIS内观测点和探测面光辐射功率,揭示了 GIS 内部放电产生光信号的传播规律 。L 型腔体中, 光信号在拐角处的直射光衰减为 5% 左右,拐角后的反射光衰减为 2% 左右。
基于光信号传播规律,提出了光学传感器的布置策略及灵敏度要求,即 L 型 GIS 腔体内的传感器应选择合适角度安 装在拐角附近。
基于塔斯汀法的柔性多状态开关无差拍控制策略
张延彬,张志鹏,李露露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可再生能源不断并网,渗透率不断增加,配电网主动调控能力亟需提升,柔性多状态开关作为配电网 主动调控能力的关键电力电子设备动态尤为重要 。传统控制方法存在动态性能差,参数整定困难等诸多缺点 。采 用电路模型的无差拍控制方案有助于实现电流跟踪能力的增强,文中从柔性多状态开关电路模型入手,建立其等 效电路模型,同时利用塔斯汀离散方式建立其无差拍控制方案,并分析其控制机理,提出适用于柔性多状态开关的 无差拍电流控制方案 。最后根据所提方案进行站级及系统级验证,表明了所提方案有助于提升柔性多状态开关的 电流跟踪能力,提升其控制能力。
基于单电压均衡栅极驱动器的双管串联 10 kV/ 12.5 A SiC IGBT
王以建,张维东,姜磊,董军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由于其电导率调制效应,与碳化硅(SiC)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MOSFET)相比,SiC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更适合于高压大电流应用,例如柔性高压直 流输电(HVDC)。然而,对于数百千伏的直流母线电压,单只器件仍难以满足要求,多只器件串联是一种解决方 案 。 由于电路特性的差异,会产生电压不平衡,因此,本文研究了基于单电压均衡栅极驱动器方案的双管串联 10 kV / 12.5 A SiC IGBT 。首先,分析了双管串联 SiC IGBT 的工作过程 。随后建立了基于 SiC IGBT 行为模型的仿真电 路,搭建了实验测试平台 。在 6.5 kV/ 6A 条件下,实现了 3.69% 的电压不平衡率 。此外,在不同直流母线电压和 PWM 周期下的实验结果证明了单电压均衡栅极驱动器方案的鲁棒性。
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

落地灯具螺旋式基础的设计与实现
黄鑫薪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随着能源转型发展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需求,提升施工效率,提高绿色建造水平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从 实用、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旨在提高变电站内灯具基础的施工效率,研制出一种的落地灯具螺旋式基础。 通过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技术借鉴等等,同时对现场制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展示。最终使用结果表明,该装置满足 现场施工生产需要,提升成功减少了户外照明的施工周期,应用绿色建造技术,深刻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关键词:落地灯具;螺旋式基础;施工效率;绿色建造
± 800kV 白浙线长江大跨越塔钢管混凝土施工技术
万华翔,钟文,汤小兵,李延军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800kV白浙线池州长江大跨越在国内首次采用±800 kV单回和500 kV双回路同塔架设,塔结构全高345 米,钢管总重5107 t,采用了钢管自密实混凝土结构,C50自密实混凝土灌注高度93.5 m。施工过程中需要解决高塔 商混送料、钢管内下料、分层浇筑高度确定、C50自密实配比设计、辅助浇灌设备研制等问题。通过深入分析跨越塔 结构特点并结合国内现有浇筑方案优缺点,最终全塔分两段浇灌完成。高塔商混送料依次采用了汽车泵送和 T2T1500双平臂抱杆吊装料斗两种方式,钢管内下料均采用导管法。针对C50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进行了理 论计算并对试块进行了性能检测符合要求。在施工中设计了智能吊装料斗、高空浇筑平台等新设备。上述方法的 顺利实施保障了白鹤滩-浙江输电线路长江大跨越钢管混凝土浇筑质量,经济效益高,安全可靠,对后续大跨越铁 塔钢管混凝土施工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一种卧式绝缘子串耐压试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唐旭东,于杨林,汤成亮,徐宏奥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瓷质绝缘子作为对站内各区域连接导线进行牵引固定,同时使导线与 构架绝缘 。需要长时间不间断暴露在大容量强电场环境中,这就对绝缘子本体质量产生极高的要求 。本文从实 用、安全、经济适用的原则出发,旨在提高变电站内绝缘子耐压试验作业的安全与效率,研制出一种卧式绝缘子串 耐压试验平台 。并对设计过程及方案选择进行了详细论述,同时对于现场制作过程进行全面的展示 。最终使用结 果表明,该装置可以高效开展变电站施工现场绝缘子串耐压试验作业,满足现场施工生产需要,提升了变电站内试 验作业的安全性。
电缆土建工艺的现场提升与优化
马学雨,卢少鹏,李杰,连军,唐旭东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根据国家电网基建〔2022〕6 号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为 进一步加强电缆工程质量管控水平,优化施工质量工艺,从电缆工程管理要求流程,到针对电缆土建多种施工形式 逐一完善施工质量要求,综合开展对电缆工程施工质量工艺优化策略的论述,同时对现场运用情况进行进一步说 明,详细解读了施工流程中的质量关键管控点,为同类型电缆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变电站消防泵房质量工艺提升方案研究
连军,琚忠明,孟文志,唐旭东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根据国家电网基建[2022]6 号文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基建“六精四化”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要求,在 专业管理上实施“六精”管理,为贯彻落实精雕细刻提质量的管理理念,为进一步加强变电站消防工程质量管控,提 升工程质量工艺水平,从主体结构、装饰工程、消防工程三个专业角度开展变电站消防泵房质量工艺提升方案研 究。重点对施工流程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措施进行规定,详细阐述了关键质量控制点及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为变 电站消防泵房结构、建筑装饰、消防设备、给排水管道安装等施工提供参考。
电力客户细分模式下的削峰填谷策略研究
张衡,王克峰,张光亚,斯国民,朱宝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风、光的反调峰特性增加了电网调控的难度,合理的需求侧管理策略对电网的削峰填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 用,其关键是建立合理的客户细分评分模型及电价模型 。文中根据电力客户用电行为特征以及基本信息数据进行 划分,建立客户不同的评级评分模型,提出一种基于二阶振荡贝叶斯(SOO-Bayes)优化的 Xgboost 算法模型,进行老 客户评分;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新老客户基本信息进行关联分析,用蒙特卡洛算法对新老客户进行排序,得出了 一套完整的电力客户评分排序模型,通过客户细分方法建立了一套电价模型,减小优质客户在谷时刻的电价并增 加不良客户在峰时刻的电价,最终结合安徽省某地的用户数据验证了模型可以给电力公司带来更高的收益,且有 效提升削峰填谷的效果。
660 MW直流炉基于烟旁下 20% 深度调峰技术研究
殷典,刘德明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火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及辅助市场服务势在必行,且在未来几年将长期处于低负荷或者深度调峰的常态。 火电机组通过宽负荷脱硝改造不断提高深度调峰能力 。基于目前机组现状,通过煤炭的掺配、运行人员的调整以 及控制烟气主、旁路的开度,使 SCR 入口烟温能够达到脱硝需求,最终实现机组只在烟旁改造下就能完成机组 20% 深调任务。
手持智能式 GIS 设备压力表巡检装置的设计与研制
舒永志,叶望芬,吴 锋,谢有杰,虞丛丛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变电站GIS设备SF6气体压力值是GIS组合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指标,关系着电网安全可靠运行,压 力表巡检和数值抄录是变电运维工作中一项重要内容。由于现场GIS设备压力表安装的位置高低不等、数量较多 等情况,影响变电运维人员的巡视质量和效率,存在漏巡漏抄的可能和数据抄录不规范不标准等现象。本文阐述 变电站设备巡视过程中GIS设备压力表巡检存在的诸多问题,设计一种手持式智能GIS设备压力表巡检装置仪。
装置根据图像识别技术,针对每只压力表设计映射标签,巡检装置仪实现具体到每一只GIS设备压力表刻度自动抄 录功能。智能压力巡检装置仪不仅对压力数值的巡检,而且具备对压力表内油面的进行监测,同时智能识别技术 和巡检数据留档作为历史运行曲线分析的依据和判据。
电流互感器位置对于母线保护母联死区故障影响的分析
吕晟,刘畅,许日红,张浩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本文归纳整理了变电站母线保护中的母联死区故障保护动作逻辑,并针对母联电流互感器在母联开关单 侧或两侧布置的情况,分析了双套配置的母线保护在应对母联死区故障时的不同动作方式,比较了母联电流互感 器两种布置方式的优缺点,提出单侧布置具有更好的选择性,两侧布置具有更好的速动性,为涉及母联死区故障的 事故案例分析提供参考。
谐振在大电容高压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试验的应用
王 凯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谐振是在电力系统应用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是在高压试验中应用较为广泛。为掌握高压试验中利用 谐振的方法,明确试验中无功补偿情况,分析从谐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高压试验中利用谐振进行高压耐压试验的 原理进行了总结,通过与现场高压试验结果进行印证,从无变频电源的实际试验中论述不完全谐振情况下,如何进 行现场试验工作。
计及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相位差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接地 故障时域距离保护研究
叶远波,王吉文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新能源电源故障电流呈现弱馈性、强受控性并具有大量的间谐波,导致现有工频量距离保护可靠性下降, 时域距离保护因其主要根据故障回路方程求解故障距离,受新能源短路电流特性影响较小而受到更多关注 。然而 当新能源送出线路较长,线路分布电容对零序电流相位的影响不可忽略,进而导致故障距离的计算产生较大偏差。 文中针对中长距离新能源送出线路,考虑电容电流导致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存在相位偏差,提出了一种计及故障 点两侧零序电流相位差的新能源送出线路时域距离保护改进方案,该方案计及故障点两侧零序电流相位差的影 响,将过渡电阻等效为过渡阻抗,通过列写故障回路方程并求解故障距离,形成保护判据 。最后,基于 PSCAD/EMT- DC 进行大量仿真实验,验证了文中所提时域距离保护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深度调峰和辅助调频下机组协调逻辑参数优化研究
魏伟,沈浩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电网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提升需求,火电机组的深度调峰能力变得至关重要。本 研究针对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过程中的协调控制系统和调频能力进行优化,通过逻辑分析和参数调整,提高了机 组的自动控制水平和运行安全性。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机组在深度调峰性能、自动发电控制(AGC)及一次调 频性能方面均达到预期目标,并具有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储能装置中锂离子电池不一致性与均衡技术研究
颜娟,祝传锋,胡存刚,曹文平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储能装置作为可再生能源系统中关键的组成部分,扮演着储存和释放能量的重要角色。其中,锂离子电池 作为储能装置的主要能量存储单元,其不一致性问题一直是制约其性能和寿命的关键因素之一。文中针对锂离子 电池不一致性问题展开研究,探讨了不同的均衡技术在提高锂离子电池整体性能和延长寿命方面的应用。通过对 比分析了各种均衡技术的优缺点。且利用仿真展现了均衡在锂电池组中的应用。文中为提高储能装置整体性能, 延长电池寿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指导。
特高压长江大跨越井筒吊装关键技术
万华翔,钟文,杨少春,单长孝,余刚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通过对特高压白浙线长江大跨越工程跨越塔电梯井筒结构吊装方式进行分析,结合施工实际探讨通过在 塔顶设置专用抱杆系统进行钢制井筒的优势,提出大跨越超高超重井筒施工的改进策略。该大跨越工程跨越塔全 高345 m,井筒全高342 m,总重466 t。常规方法无法满足本工程井筒吊装施工需要,通过研究,采用在塔顶安装一 套抱杆系统,分节吊装井筒的施工方法。抱杆系统强度校验合格,在实际施工中完成350 m高空15 t井筒节的吊装 任务,预期目标全部实现。此技术对于跨越塔井筒吊装效率及安全性的提升表现出较显著的成效。
变电站无人机异常检测与轨迹预警方法
钱宇骋 1,王署东 1,赵常威 1,朱雷猛 2,汪伟豪 2
2025-03-13
浏览量:
摘要
受变电站复杂环境的影响,无人机在变电站巡检时的飞行安全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 目前,无人机的飞行状 态监测主要采用飞行控制系统,缺乏对飞行数据,特别是飞行轨迹数据的深入分析 。为了更深入地挖掘飞行控制 系统的数据,文中提出了异常检测和轨迹预警方法 。首先,基于子空间学习方法,学习保存在子空间中的原始数据 的局部时序信息,不仅降低了数据的计算复杂度,而且促进了异常数据的发现;其次,通过测量数据子空间向量的 变化来实现飞行数据的异常检测;最后,利用基于时间序列的 LSTM 神经网络实现无人机的飞行轨迹预测,只对会 导致无人机飞行安全的异常数据进行预警,提高了预警效率。
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

一起铁路牵引变电站全站失电电网故障分析
刘宾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分析了一起 110kV 铁路牵引变电站全站失电的电网事故,针对故障后牵引变电站的运行特性,从故障点排 查、故障设备隔离、故障电网运行方式恢复等方面详细分析了铁路牵引变电站的事故处置策略,重点剖析了引起铁 路牵引变电站事故跳闸的原因,并针对牵引变电站运行特性优化了电网运行方式。
浅谈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
鲁志毅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家电网工程“生命线 ”输电线路的建设支撑能力,克服施工人员紧缺、成本不断上升及建 设地点险峻,建设范围广等问题 。国家电网公司提出了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建设管理理念,并在全国范围 内推行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模式,实现了标准化,机械化,流水化的建设模式,同时完成了施工方式向装备密集型和 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本文分析了我国输变电工程机械化施工的现状,列举了目前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措施的相 关举措及取得的成效,为我国建设成世界一流电网工程贡献绵薄之力。
微电网建设实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
李迎涛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大背景下,微电网以其灵活、高效、清洁的特性,成为了实现能源多元化、提高能源 利用效率和降低碳排放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各国纷纷加大微电网建设的投入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微 电网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微电网的推广和应用,也影响了其整体效益的发 挥 。因此,深入分析微电网建设实例,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 本篇文章对微电网建设实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建议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智能变电站 SCD 回溯二次虚回路解析设计技术研究
孙奇,上官小丹,蒋宇宁,陈斌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针对智能变电站改扩建虚回路设计面临的突出问题,为适应智能变电站的改扩建的需求,研究基于 SCD 文 件的改扩建二次回路设计,通过解析 SCD 文件回溯出原始的虚拟二次回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的回路设计 和变更,设计完成后,在输出虚回路报表的基础上,输出详细的差异报告和影响范围 。增加了设计成品的深度,并 且可以由此提升改扩建工程的调试效率,为后续的改扩建工程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极大提高了线缆敷设的效 率及准确度。
小电阻接地变电站内单相接地故障不同 保护动作逻辑分析
肖 伟,陈 醒,仝 年,孙西保,杨 刚,薛道路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变压器中性点采用小电阻接地方式的变电站,其主变保护和 10(20)kV 配电网继电保护配合较为复杂,本 文简要介绍了小电阻接地系统的特点,选取两座典型接线方式的小电阻接地改造后的 110 kV 变电站,测算主变低 压侧系统内不同故障点的短路电流,分析以上两座变电站主变保护和 10(20)kV 配电网部分继电保护的保护范围 和动作逻辑,为小电阻接地变电站内主变低压侧故障点的快速查找提供了参考。
带电检测在开关柜中的技术应用
盛吉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带电检测技术构成了开关柜检测中的重要实施方法,检测技术人员对于开关柜的本体结构在全面进行带 电检测的基础上,应当能够客观判断得到开关柜现有的故障缺陷存在部位 。采取带电检测的专业技术方法不仅能 够支持实现开关柜的常规检测维护工作目标,同时还能够促使开关柜的检测工作人员达到准确鉴别开关柜安全故 障点的效果,促进节约了开关柜的检测实践资源 。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对于开关柜全面实施带电检测的技术操 作要点。
电网企业视角下的新能源车辆换电发展研究
石天,钱洁,李斯佳,张梦瑶,郭辉,高源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随着“双碳 ”目标的深入推进与国产品牌新能源车企的强势崛起,国内新能源汽车进入井喷式发展 。换电 模式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补能方式之一,与充电模式有效互补 。本文从电网企业视角出发,调研了国内外电动 汽车发展情况与苏南某地换电资源禀赋,针对车辆换电存在的问题和对电网的影响作了深入分析,并就电网企业 推广换电模式提出若干建议。
虚拟电厂规模化参与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模式研究与实践
吕星月 1,黄军高 1,谢丽荣 1,陈康 2,陈世缘 1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探索通过虚拟电厂技术,激活需求侧可调节资源能力参与电网调频是时下的热门话题。但当前顶层政策 及市场机制缺失、如何实现规模化虚拟电厂的安全接入及市场化调控,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构建虚拟电厂 的业务运营模式成为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了一种社会虚拟电厂通过无线专网,经安全接入区接入调度 自动化系统,主站、安全接入区统一接入服务及聚合商之间使用104规约交互实时数据及控制指令,实现虚拟电厂 规模化安全接入的方案及一种考虑多种因素的比例分摊虚拟电厂调控方法。研究成果目前已通过工程项目验证 其可行性,可用于支撑省级电网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工作,希望通过实践积累,为各省虚拟电厂业务开展提供参考借 鉴。
考虑雷击干扰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研究
刘超吾,刘忠,刘恒门,崔惠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直流配电网故障检测对快速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极高要求。传统故障检测方法不再完全适用,直流故障特 征需要重新进行分析探讨;现有直流配电线路故障检测研究往往未进行雷击干扰识别,故障检测的可靠性较差。 研究了一种考虑雷击干扰识别的直流配电网故障定位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基于径向基模糊神经网络 PID 控制 PMSM 交流伺服系统
乔维德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交流伺服系统中 PID 控制存在的控制性能不强、控制效果不佳的不足,提出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径向基(RBF)模糊神经网络 PID 的控制策略,并应用于 PMSM 交流伺服系统中的转速调 节器 。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在空载和负载工况下,相比其它控制策略,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的 RBF 模糊神经网络 PID 控制策略的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稳定性更好、抗负载扰动性和鲁棒性更强、控制精度更高,更好 地满足 PMSM 交流伺服系统控制要求。
基于回转器的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研究
李明秋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无线电能传输(WPT)技术中感应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非接触变压器是核心元件 。在电路 分析过程中发现,当采用常规的非接触变压器的漏感模型或者互感模型进行失谐下的系统特性分析时,基于公式 推导得到的电路方程式将变得很难处理 。因此,需要一种当系统发生失谐时,也能通过图解方法来分析电路特性 的非接触变压器模型 。文中将回转器引入到感应式 WPT 系统中,经分析发现,不仅仅是非接触变压器,一整个感应 式 WPT 系统特性都可用回转器来描述 。为进一步验证回转器模型的有效性,针对感应式 WPT 系统中常见的LCL- P 补偿拓扑,在谐振条件下,评估了其电气特性,并通过仿真验证分析的正确性 。最后,文中还分析了失谐情况下的 系统特性,证明了回转器模型相比于传统漏感、互感模型的直观性和有效性 。综上,经过实际的电路验证和仿真实 验,证明了回转器模型可以用于非接触变压器的理论分析,且具有价值。
一二次深度融合紧凑型环网柜的研发与应用
刘刚 1,王炎 1,王秀茹 1,谢文强 2,郭佳豪 2,何福建 3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文中提出了一种新型一二次深度融合紧凑型环网柜,旨在解决现有环网柜面临的诸多问题 。该设计采用 环保绝缘气体替代传统的 SF6 气体,通过优化结构布局和采用先进的绝缘技术,成功缩小了柜体体积 。同时,通过 全数字式传感器与环网柜的一体化设计,实现了一二次深度融合,提高了环网柜的智能化和网络安全性 。研究结 果表明,新型环网柜在体积、环保性能和智能化方面均有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基于Halton 采样和混沌多项式的概率潮流研究
李可萌 1,2,姜赫 1,2,邹雅 1,2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高比例不确定源的接入将多重不确定性渗透到新型电力系统之中,传统的确定性潮流计算无法应对多重 不确定性的挑战,亟需提出一种能兼顾精度和计算速度的概率潮流方法,实现对电网不确定性的有效处理 。为此, 文中提出一种基于 Halton 采样和最小角回归的混沌多项式概率潮流方法 。首先,该方法使用 Halton 采样实现对概 率空间中最具重要性和代表性样本点的选取,并使用最小角回归法(LAR)大幅减少 PCE 生成的时间损耗,同时获 得混沌多项式系数,实现完整混沌多项式的生成;然后,建立了综合考虑风机、光伏、负荷及其相关性的多重不确定 性仿真数据,并在数据中的风速、光强中加入高斯噪声;最后,结合多重不确定性数据及标准 IEEE-39 节点系统建 立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能快速、准确求解电网各节点电压的概率密度函数,实现对电网电压越限概率的精准 计算,所提方法较基于传统概率潮流方法有显著优势。
基于电压-功率守恒线性化DistFlow 潮流的光储一体 配电网优化调度研究
丁昱心 1,王文学 2,陈辉 2,何涛 2,杨文治 3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文中通过对二阶锥松弛模型线性化推导,构建了面向配电网优化调度的基于电压-功率守恒线性化Dist
Flow 潮流模型,该模型整合了电压控制和能效优化,采用凸优化策略加快计算过程,确保了全局最优性。应用此模 型进行调度,算例测试中将其与非线性潮流模型、0C松弛模型和原始支路潮流模型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其在处理 多种运行约束和目标的电网环境中具有优越性,有效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和经济性。 关键词:配电网潮流建模;二阶锥松弛;光储一体;优化调度
不完全固定式变电站交流供电环路漏电监测方法
陈昊,陈维佳,蒋苏,张玥,杨璐杉,王圣尧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变电站交流供电环路是变电站低压设备的主要工作电源,常规剩余电流监测方法不能识别漏电故障的具 体位置 。基于对交流供电环路运行模式和现有漏电流监测方法的不足的分析,文中提出一种不完全固定式变电站 交流供电环路漏电监测方法 。该方法通过构建供电环路电缆漏电判据,结合固定式和移动式剩余电流传感器,实 现变电站交流供电环路系统的漏电监测和定位 。仿真计算和现场实践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识别变电站交流供 电环路漏电故障的具体位置,提升交流供电环路智能运维水平。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

无人机在山区 10 kV 配网巡检中的应用
李晓东,董芳,康伟,冯原,张毅强,林若寅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针对山区10 kV配电线路运维的痛点,大力应用多旋翼无人机进行线路“规划+架设”、通道巡视、精细化巡 视、红外巡检、自主巡检、竣工验收、线路故障查找等工作,建立“人巡 + 机巡”的巡视模式,大大提高配电线路的巡视 质量和效率,减轻配电线路运维工作的负担,有助于及时处理线路出现的问题,提高线路的运行寿命,对于电力系 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积极的作用。
基于多输出回归算法的含 IIDG 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
郑 翔,林鸿才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目前含逆变器型分布式电源(IIDG)的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主要采用物理建模方法,在IIDG高渗透情况下 在计算速度、准确性、通用性等方面存在不足。针对配电网中任意点发生任意类型故障后任意节点流过的短路电 流计算问题,提岀了一种基于多输岀回归算法的含IIDG配电网短路电流计算方法。选取多输岀回归算法中的多目 标回归模型融合算法,其在训练模型时可以利用各个单算法模型的融合来提升本模型效果,同时选择XGBoost算法 作为基学习器,以提升算法的准确性。此外形成了相应的样本特征组成方式和短路电流计算流程,并在IEEE 34节 点测试算例上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时空大数据输电线路智能风险管控平台
郑奋成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为进一步做好输电线路设备运行的实时观测和应急指挥,提高风险智能化管理水平,有必要基于时空大数 据平台,通过三维 GIS 技术为输电线路三跨管理、隐患管理、山火预警管理、人工智能巡检管理、重要通道评估等业 务提供二三维一体化地图服务,并有机整合输电线路设备属性静态信息和视频、图片实时监测动态参数,以及周边 环境三维 360 度实景全息,建设输电线路智能风险管控平台,实现输电线路运行工况可视化和生产指挥智能化,保 证线路运行可控、在控。
海底电缆早期短路故障建模与分析
周海峰 1,3,曾振城 1,林昌 1,2,3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针对海底电缆发生早期短路故障的特征,依据交联聚乙烯海底电缆短路故障演化机理并结合早期故障的 电气特性,搭建电弧理论的海底电缆线路早期短路故障诊断模型,对海底电缆参数对故障电流的影响进行仿真分 析 。本文介绍了电弧理论模型,并对海底电缆电弧故障进行建模,以此分析早期海底电缆故障模型 。通过分析模 型中的海底电缆参数(时间常数,固定电阻,初始电弧长度以及电弧伸展率)对故障电流峰值及其增量变化的影响, 验证早期故障电流峰值及其增量受固定电阻和初始电弧长度影响较大,而受时间常数及电弧伸展率影响较小。
基于“侦、判、控”一体化物联传感技术的海缆防护技术研究
林俊超 1,徐丽红 1,吴君凯 2,林丹丹 3,庄剑雄 1,蔡潇泓 1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针对海底电(光)缆(简称海缆)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在技术上存在手段单一和缺乏应急处置措施的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传感数据融合的海缆运行状态监测的优化方法和海缆外破应急处置措施,并通过研究和实 现“侦、判、控 ”一体化海缆监控防护系统实现海缆设备的智能监控和事故预防。“主要实现思路是应用多传感器的 物联组网技术和联动控制策略,通过标准化手段实现信息组网和数据感知,并制定联动控制策略实现传感设备间 的自动调度协作,从而实现对海缆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状态判断、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提高海缆运维的智能化 水平。
智慧输电线路多业务共享 OPGW 接续技术及工程应用
姚文杰 1,陈端云 2,陈均 1,张昊 1,林彧茜 2,李杰 3,吴飞龙 3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随着智慧输电线路加快建设及新通信业务不断出现,如何构建安全可靠的信息通道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 问题 。文章结合大芯数 OPGW 工程应用,提出多业务共享 OPGW光纤接续点选择模型及算法,满足新业务装置对 搭挂输电铁塔高度的特殊要求;研究直线塔改造为接续点的方法,满足搭挂光纤接头盒技术要求;研发分层结构可 插拔光纤接头盒,实现多业务共享 OPGW 。研究成果在实际工程中成功应用,有效解决了 OPGW 投入运行后的接 入难题和供需矛盾,为智慧输电线路等新业务近距离提供了安全可靠优质光纤通道,全面推广应用前景广阔,经济 和社会效益显著。
Improved YOLOX-S Abnormal Condition Detection for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Corridors
Bingqian Liu1,Jianye Huang1,Shuang Lin1,Yan Yang1,Yincheng Qi2Bingqian Liu1,Jianye Huang1,Shuang Lin1,Yan Yang1,Yincheng Qi2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Abstract. In transmission line corridors,there are numerous abnormal conditions,such as bird nests,suspended foreign objects,wildfires,and smog,which always affect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Considering the various types of foreign objects,complex backgrounds,occlusion,wildfires,irregular smoke shapes,and the real-time require- ments of drone detection,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information aggreg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YOLOX-S. This algorithm enhances relevant features and suppresses irrelevant features by aggregating spatial information and channel information in the feature map,which raises the overall learning ability of the network to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Finally,the test on the transmission line environmental data set shows that the detection accuracy of this method in abnormal conditions such as bird/s nest,hanging foreign body,wildfire and smog is 88.5%,which is 13.9%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he im- provement,and the increase of reasoning time is very sm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is method has made sig- nificant progress in the abnorm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detection of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corridors.
配电网负荷接入最大合理供电半径简化计算
林大增,陈建聪,廖剑波,陈波,王蕙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负荷接入点位置选取是业扩方案编制的关键环节和配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要内容 。考虑线路负载率和电压 水平,本文提出一种配电网负荷接入最大合理供电半径的简化计算方法,旨在求取最大半径以指导负荷接入点选 取 。引入了负荷矩、等效节点和等效供电半径等概念以简化计算,基于电压降计算给出了求解最大半径的总思路 及详细过程 。最后在实例中计算了最大合理供电半径,所提方法适用于各种计算情形,结果可指导负荷接入点选 取。
基于 VMD与层次聚类的新型配电网故障选线方法
王杜境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含分布式电源的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故障线路和健全线路前 1/8 周期波形时域特征的差别保持不 变 。对此,提出一种基于暂态零序电流波形时域特征聚类的选线方法 。利用变分模态分解得到原始信号的固有模 态,计算固有能量权重以反应零序电流幅值差异,计算第一个模态的固有信息熵以反应零序电流整体变化差异,进 而构造样本集,输入层次聚类,分析谱系图,选出故障线路 。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准确、可靠,且优于经验模态分 解方法。
Optimization and verification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mage recognition algorithm for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s
Shuang Lin1,Jianye Huang1,Bingqian Liu1,Yan Yang1,Xiaofei Liu2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ntelligent operation and inspection requirements of transmission lines in power system,the popularization of online monitoring of transmission lines and uav inspection,a large number of transmis⁃ sion line defect image data are generated. However,traditional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has low efficiency and inaccurate detectio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s. Based on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 source data,automatic trans⁃ mission line defect image recogni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s studied. The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 is optimized and improved through automatic video image defect identification and defect sample annotation technology of transmission line components. The field scene verification proves that,compared with the tradi⁃ tional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the proposed adaptive algorithm for the selected area of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s can effec ⁃ tively improve the identification efficiency of transmission line defects,and the identification accuracy is close to 100%, which provides a guarantee for the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in the power industry.
1 100 kV GIS 绝缘子固化过程应力分布仿真研究
陈承相 1,2,李永飞 1,郝留成 3,袁端鹏 3,陈雨晴 1,周峻 1*,吴锴 1,张乔根 1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为为减小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绝缘子在固化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提升绝缘子力学性能,对绝缘子复杂 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研究 。文中以实际的 1100 kV GIS 盆式绝缘子为参照,通过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温度-固化-应力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 。仿真模拟了固化成型过程中盆式绝缘子的温度、固化度、应力分布,并分析三者的变化趋势以 及相互影响关系 。 结果表明:在固化前期存在着剧烈的交联反应;降温阶段,中心嵌件附近产生的最大范式应力值 为 34.1 MPa,离约束较远的区域附近应力值不超过 5 MPa;盆式绝缘子 3 个典型位置的温度、固化度、应力分布曲线 说明绝缘子固化产生的应力主要来源于固化阶段的化学收缩和降温阶段的冷缩效应产生的变形倾向被限制约束; 二次固化工艺考虑了凝胶点,不仅在中心嵌件处减少约 2 MPa 的残余应力,还兼顾了绝缘件的固化度水平和合适的 生产周期 。所得结果可为优化绝缘子的生产工艺提供理论指导。
基于轨迹灵敏度的多直流输电系统紧急功率支援策略研究
魏鑫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多直流互联输电系统中,为减少交流联络线故障后送端电网功率过剩,提升暂态功角稳定性,可向其提供 紧急直流功率支援(EDCPS),而直流联络线路支援功率安排是该策略的难点 。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弱联发电机组 功率轨迹灵敏度的 EDCPS 策略 。根据发电机组电磁功率对不同直流线路支援功率的灵敏度将直流线路优选排序, 故障发生后优先投入灵敏度最高的直流线路进行支援 。该策略可最大程度减少参与 EDCPS 的直流线路数量,从而 降低协调控制难度,改善支援效果 。采用改进的 IEEE 39 节点系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基于 MMC 的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双极性故障检测 方法研究
晁武杰,李智诚,唐志军,林国栋,郭健生,刘龙辉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为快速、准确地识别模块化多电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中的直流侧故障,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特性的模 块化多电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线路双极性故障检测方法。对双极性故障情况下的行波以及换流器电压波动进行 分析,通过故障线与非故障线之间第一电压行波特性的差异进行快速故障检测。通过仿真验证了双极故障检测方 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故障距离对其影响也非常小,可以对双极性故障进行快速检 测。
基于RTLAB的配电网智能分布式自愈控制系统测试技术
王珏莹 1,2,张振宇 1,2,吴涵 1,罗翔 1,王健 1,林栋 1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智能分布式自愈控制系统作为配电网的重要“免疫系统 ”将广泛应用,针对其检测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在 实验室搭建真实配电测试系统的方式存在可测试网架单一、造价贵、效率低和有潜在危险的缺点 。文中提出了一 种基于 RTLAB 的智能分布式自愈控制系统测试技术,可根据需要更改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及运行方式 。应用或简单 扩展应用所提技术方法,可在智能分布式自愈终端等设备安装前检测其故障自愈功能,进而提升配电设备可靠性 和配电自动化水平。
基于电-热-力多物理场仿真的电缆缓冲层烧蚀问题研究
严有祥 1,朱婷 2,林智雄 1,孙志鸿 1,陈滟妮 1,陈鸿 1,徐宏斌 1,罗汪彬 1
2025-03-14
浏览量:
摘要
近年来,电缆缓冲层烧蚀导致的击穿事故频发,因此探究缓冲层烧蚀原因并研究可靠解决方案十分迫切。 文中首先针对 110 kV XLPE 电缆建立了电缆偏心时的电-热-力模型,计算并分析是否生成白色粉末时的电场、热 场和受力,发现偏心电缆内部将出现电场和电流密度集中、电缆表面出现局部温升现象;然后研究添加缓冲层修复 剂时电缆电场、热场和受力的变化情况,以说明修复剂对电缆烧蚀问题的改善效果 。最后将修复剂添加到实际运 行已出现缓冲层烧蚀现象的电缆线路中,通过对电缆表面温度的观测以及电缆开窗检查,证明修复剂缓解缓冲层 烧蚀的有效性。
浏览量排行
一种基于数字化换流站平台的直流多馈入地区快速故障反演策略
浏览量:
含城域车联网的虚拟电厂优化运行技术
浏览量:
结合CTPN和YOLOv4的数字仪表读数算法
浏览量:
变压器油枕及绝缘油的共振频率分析
浏览量:
适用于无功平衡的高温超导并联电抗器应用技术
浏览量:
智能变电站网络报文监视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浏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