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针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接入电网过程中带来的技术挑战,分析了分布式光伏涉网技术的特点、现 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电能质量、系统稳定性和保护控制等方面;对比分析现有的分布式光伏涉网性能管理 规范,提出并网流程、技术规范、保护配置等方面的建议;结合目前江西电网分布式光伏发展现状,提出关于分布式 光伏涉网性能管理方面建议。
[1] 张守国.新能源发电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前景展望[J].Engineering Management & Technology Discussion,2024,6(21).
[2] 许晓艳,黄越辉,刘纯,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J].电网技术,2010,34(10)∶140-146.
[3] 裴哲义,丁杰,李晨,等. 分布式光伏并网问题分析与建议[J]. 中国电力,2018,51(10)∶80-87.
[4] 崔红芬,汪春,叶季蕾,等. 多接入点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与配电网交互影响研究[J].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43(10)∶91-97.
[5] 雷一,赵争鸣. 大容量光伏发电关键技术与并网影响综述[J]. 电力电子,2010,9(3)∶16-23.
[6] 丁明,王伟胜,王秀丽,等. 大规模光伏发电对电力系统影响综述[J].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34(1)∶1-14.
[7] 陈炜,艾欣,吴涛,等. 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对电网的影响研究综述[J]. 电力自动化设备,2013,33(2)∶26-32,39.
[8] 韩雪,任东明,胡润青. 中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与挑战[J]. 中国能源,2019,41(6)∶32-36,47.
[9] 邵汉桥,张籍,张维. 分布式光伏发电经济性及政策分析[J].电力建设,2014,35(7)∶51-57.
[10] 丁芸,林韵. 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困境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J]. 资源与产业,2015,17(3)∶51-55.
[11] 陈仕彬,梁福波,李养俊,等. 光伏发电站无功电源优化方法研究[J]. 电工电气,2017(2)∶27-31.
[12] 葛晓慧,赵波. 光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电压稳定的影响研究[J]. 浙江电力,2011,30(10)∶6-8,13.
[13] 喻恒凝,黄力,张思东,等. 分布式光伏和电动汽车接入对配电网网损和电压偏移影响的分析研究[J]. 智慧电力,2020,48(1)∶28-34.
[14] 许晓艳,黄越辉,刘纯,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对配电网电压的影响及电压越限的解决方案[J]. 电网技术,2010,34(10)∶140-146.
[15] 李清然,张建成. 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电压越限解决方案[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39(22)∶117-123.
[16] 刘全,王飞,严星,等. 含分布式光伏电源的配电网故障分析与研究[J]. 智慧电力,2018,46(8)∶79-83.
[17] 刘健,林涛,李龙,等. 分布式光伏接入情况下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适应性[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42(20)∶7-12.
[18] 张勇. 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继电保护的影响综述[J].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0,22(2)∶145-151.
[19]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光伏发电系统接入配电网技术规定:GB/T 29319—2024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4.
[20]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T 19964—2024 [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24.